中国会奖旅游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孙维佳副主任在Site2012全球年上的主旨发言
引言
尊敬的全球会奖旅游业界的领袖和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欢迎大家来到北京,来到充满活力和机遇中国。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会奖旅游业快速的成长起来。一方面,中国国内的会奖旅游市场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市场需求和供给不断扩张;另一方面,中国的出境会奖市场业已展现出巨大的增长潜力,受到了全球业者的高度重视。但是,中国的会奖旅游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人们对中国的会奖市场充满期待的同时又对它知之甚少。今天,中国首次作为东道主赢来了全球会奖旅游业的朋友们,我很高兴就中国会奖市场旅游发展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个简要的梳理和介绍。我的演讲将着重探讨以下几项内容:
一、中国经济崛起促进会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快速成长中的中国会奖旅游业的市场主体;
三、政府有效引导和保障会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中国会奖旅游业的优势与机遇;
五、中国会奖旅游业的问题与挑战。
一、中国经济崛起促进会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我要介绍的第一个内容是:中国经济的崛起促进了中国会奖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首先,经济的发展为中国会奖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发展机遇。
第一方面,经济发展的促进了需求增长。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绝大多数全球500强企业均在中国设有机构或存在业务往来,企业及各类团体、协会的会奖需求逐年提高,与此同时,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会议的需求也以较高的速度增长。第二方面,中国会奖旅游业的供给能力近年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会奖产业的需求引导民间资本迅速流入会奖服务业,一大批相关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起来,它们同时也在不断地向发达国家的同行学习,不断的成长进步。第三方面,中国的发展政策为会奖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政府高度重视会奖旅游业的发展,推出了一系列的发展促进政策,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做介绍。第四方面,中国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为会奖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重要的机会。目前,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已经由规模扩张逐步转变为追求素质、追求效益,以及实现可持续发展上来。北京、上海等许多地方都已经把会奖旅游作为一个未来发展的重点或者说是突破口。通过以上四个方面,我们可以了解到,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会奖旅游业确实赢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
我们再来看一下中国会奖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具体情况。
第一方面,我们看到现在亚太地区已经成为全球会奖旅游业增长的引擎。国际会议协会(ICCA)2012年的数据显示,亚太地区的国际会议数量在全球各大版块中仅次于欧洲。但亚太板块的增长速度近年来一直是最快的,在这张图表中,大家可以看到,亚太地区国际会议数量2011年的增长率为9.4%,显著高于欧洲的6.4%和北美的5.5%。
第二方面,在亚太地区中,中国已经成长为最重要的国际会议举办地。最近几年,中国一直是亚太地区国际会议增长最快的地区。根据ICCA的报告,2011年中国大陆以接待302项国际会议占据了亚太地区16%的份额,超过日本的12%和韩国与澳大利亚的11%,位居亚太地区第一,全球排名第八,若加上香港和台北,则整个大中华地区在全球会议产业格局中占据了更加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励展集团的调查,在国际会议对中国的兴趣越来越大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机构开始出境举办活动。中国出境会议活动最喜爱的目的地是亚洲,其中包括台湾、澳门、韩国、新加坡等,在亚洲以外,澳大利亚和北美是最受欢迎的活动目的地,其后的是欧洲以及中东。
第三方面,在中国,北京等城市发展迅速,引领着全国会奖旅游业的发展。根据ICCA的报告,在2011年接待国际会议数量的全球城市排名当中,北京位列第10位,较2010年的第12位上升了两位,在亚洲地区的排名也由2010年的第4位,上升到第2位,仅次于新加坡,同时北京接待国际会议的总量首次突破了100个,达到了111个。中国的香港和上海也分别以全球第22和24名,跻身亚洲最重要的会议举办地之一。再请大家看这样一张表格,北京的奖励旅游发展速度比会议更快,2009年到2011年年均增长率达到了惊人的67%。
二、快速成长中的中国会奖旅游业的市场主体
下面,我向大家介绍中国会奖旅游业市场主体的情况,它们主要包括会议组织者、会议场所、专业会议组织者(PCO)与目的地管理公司(DMC),以及会议产业支持系统,近年来也都实现了快速的成长。
第一部分是会议组织者。中国的会议市场有一个特点,就是会议的组织者中,政府占的比例比较大。根据中国《会议》杂志2010年所做的“中国会议酒店市场调查报告”有关数据,我国政府会议占会议市场总量的23%,超过了社团会议的22%,企业会议占的份额最大,为55%。另外,根据中国会议产业大会2012年7月对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理科类2011年学术年会所做的统计,会议平均与会人数为480人,最大规模会议为5500人,接待学术年会数量最多的城市依次为北京、广州、上海、南京。中国会议市场上每年举办的各种会议的数量很庞大,但会议的平均规模还不是很大,品牌性会议所占比例也比较小。
第二部分是会议场所。现在中国的会议接待场所发展得很快。根据中国《会议》杂志2011年所做的市场调查,中国主要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可出租会议面积从2005年以来,年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会议场所的快速增长为各类会议活动的举办提供了较为充分的条件。除了专业会议设施之外,中国各种类型的酒店、度假村、会所等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为国内外会奖活动提供了多样的选择机会。
第三部分是专业会议组织者(PCO)与目的地管理公司(DMC)。在专业会议组织者(PCO)方面,在不到十年的发展时间里,中国专业会议公司迅速成长,影响力不断提高。中国排名前10的会议与奖励旅游公司近年来一直保持20%以上的平均增长速度。根据中国《会议》杂志所做调查,2012年这10家专业会议公司的销售总收入预计将达到60亿元人民币。在目的地管理公司(DMC)方面,中国的目的地管理公司正在结成各种联盟,以增强影响力和品牌效应,目前已经形成了三个DMC联盟,每个联盟有20到30家成员单位。
第四部分是会议产业支持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行业组织,目前主要是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它是中国商务部下属的机构。二是教育体系,目前北京等地的高等院校已经相继开设了会议、展览和奖励旅游方面的专业或课程,逐步形成体系并与国际接轨。三是专业培训与认证,我们已经同MPI开展的相关合作,在北京已经成功的开展了培训和认证工作,在业界引起了高度关注。四是专业媒体方面,已经很快的发展起来,形成了包括《会议》杂志、《MiceChina》以及《中国会议》等一批初具行业影响的专业媒体。五是行业交流平台方面,我们与励展集团合作打造的中国(北京〕国际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CIBTM)和中国会议产业大会(CMIC)已经在亚太地区颇具影响力。
三、政府有效引导和保障会奖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
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中国的政府部门在会奖旅游业的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正是由于政府的有效引导和保障,这个产业才得以如此迅速的发展起来。
近年来,中国各级政府部门着力推动会奖旅游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10多年,旅游业得到了中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被国家确定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绝大多数省份也将旅游业确定为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
随着中国旅游业在规模上迈入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发展中诸多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旅游业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在旅游业转型升级的进程中,以会奖旅游为代表的高端旅游成为政府支持发展的重点。会奖旅游以其高品质、高附加值,以及对相关产业的带动性特征,成为我们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效益的重要突破口。为此,中国各级政府的旅游发展部门均为会奖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积极的促进政策,并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政府部门在此方面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首先,是“着眼未来的产业战略定位”。北京确定了会奖旅游业在经济发展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把发展以会奖为代表的高端旅游作为未来长期发展的优先方向。同时,在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整体战略中,将建设国际知名会奖旅游目的地城市作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目标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发展高端会奖旅游,目标十分清晰和明确,就是要把北京建设成为“世界高端旅游目的地城市”,打造“国际会展之都”。
第二,是 “与时俱进的产业服务”。为适应发展的形势和战略目标,北京市政府首先调整了服务机构,于2011年将原北京市旅游局更名为北京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委员会设立了高端旅游发展处等新的职能机构,为会奖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为了更好的做好国内外会奖旅游业机构的服务,北京市还于去年成立了北京高端会奖旅游服务机构(CVB),推出了一系列针对国内外会展企业、买家和媒体的会展服务项目,并加大北京会展业在国内外市场的推广和宣传的力度。例如我们在今年新年到来的时候,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北京2012年新年倒计时”庆典活动,透过全球顶级媒体,将北京作为一个高端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形象惊艳的展现在世界面前,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推广效果,是一次会奖旅游城市营销的经典案例。
第三,是“高效率的资源整合”。2011年以来,我们组建了北京高端旅游与会议产业联盟。这个联盟由北京市主要的会议与奖励公司、会议与活动场所、各类会奖主办机构、旅游教育机构和相关专业媒体等组成。联盟作为北京市高端会奖行业的交流平台,引导企业积极广泛的开展了业内信息沟通、业务交流、培训认证、宣传推广、产业合作和政府协调服务等工作。同时,我们还打造了高端旅游网并建立了一个高端旅游资源库,这些均是政府为企业间的沟通、交易和合作搭建的公共服务平台。
第四,是“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我们积极的加入了国际上权威的相关行业组织,例如国际奖励旅游管理者协会(Site),这是中国第一个Site的俱乐部,其他还有国际大会与会议协会(ICCA),国际会议工作者联盟(MPI)和国际旅游旅行从业者协会(Skal)等。我们还积极申请和主办了一系列国际上有影响的重要会奖活动,逐步提升北京在行业主流团体中的认知度和影响力。例如这次Site2012年全球年会就是首次在中国举办的Site全球年会。我们又与英国励展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将中国(北京)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CIBTM)逐步打造为亚洲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国家级展会,每年特邀买家增长速度都在30%以上。本周刚刚结束的2012年CIBTM展会共吸引了超过400 位参展商以及416位特邀买家前来参会。在产业的国际推广方面,我们通过欧洲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EIBTM)、海湾地区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GIBTM)、美洲地区商务及会奖旅游展览会(AIBTM)、国际会展会议及奖励旅游博览会(IMEX)等国际知名专业渠道持续不断地推广和展示北京高端会奖旅游形象。
第五,是“强有力的政策扶持”。为吸引更多的国际会议落户北京,北京市旅游委先后制定并颁布了《关于会议促进和奖励旅游的发展意见》及其《实施细则》,政策的奖励对象包括各类会奖旅游的运营主体,重点鼓励在京举办商务会奖活动和国际会议,鼓励会奖业创新和提升服务水平,促进产业做大做强。该政策还专门设置了2000万元专项资金,是迄今为止全国各旅游城市中针对会奖旅游行业力度最大、惠及面最广的专项奖励政策。这些政策措施鼓舞和引导了行业的发展与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效果。
第六,是“务实性的联合发展”。北京与上海之间在会奖旅游领域的合作由来已久,双方通过交流与学习,共同举办活动,共享产业资源,大大提高了各自的产业发展水平。今年,为充分发挥中国整体的资源优势,整合不同地区的产业资源,加强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国会奖励旅游业的发展,并在世界范围内打造中国会奖旅游的整体品牌,本周在CIBTM展会期间,北京倡导成立了“中国会奖旅游城市联盟”。首批中国会奖旅游城市联盟的八座城市——北京、上海、杭州、成都、青岛、大连、西安、三亚——均是中国极具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潜力的会奖旅游城市,相信随着合作的进一步深入,中国作为世界级会奖旅游目的地的整体品牌形象和吸引力将进一步得到增强。
在这里,还要向朋友们说明一点的是,政府的引导和保障是中国会奖旅游业发展的一项优势,也是中国产业发展的一种特色。中国政府机构提供的支持政策,不仅适用于国内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在华的外资企业和国际组织。各境外机构可以通过合作等方式获得中国政府的政策支持。
四、中国会奖旅游业的优势与机遇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一下中国会奖旅游业的优势与机遇。概括起来,我们有四项基本的优势和机遇,一是资源优势,二是市场优势,三是政府支持的优势,四是发展环境日益优化。
首先,中国拥有无与伦比的会奖旅游资源。中国有悠久而连续的文明史,创造出了独特的东方文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不仅长城、故宫、乐山大佛令人叹为观止,中国的音乐、绘画、书法、戏剧、武术、服饰、饮食等等,也都饱含着独特的东方韵味。不同地方的中国人还发展出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五十多个民族在这片土地上创造出了灿若繁星的文明成果。中国还拥有异常丰富多姿的景观环境。中国国土纵横均有五千多公里,其中兼具高山、峡谷、高原、平原、森林、草原、海洋、河湖等各类地形环境,造就了各种各样的景观环境、气候环境和生物资源,张家界、九寨沟、桂林、大熊猫、云南石林、珠穆朗玛峰、敦煌雅丹、钱塘江大潮、武隆天坑、黄山、吉林雾凇、天山那拉提,这样的人间绝景可谓是数不胜数。相信各位朋友都会惊叹于中国的神奇。
第二,中国拥有前景广阔的巨大市场。中国保持了良好的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最近10年,中国的经济总量扩张近10倍,从世界第6名上升为世界第2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5000美元,进入中下等国家行列,而北京、上海等地区和城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更是超过1万美元,达到中上等国家水平。未来十年,中国经济总体尚有巨大发展空间,从总量上有望接近或赶上美国,从人均上看,一批城市或地区将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经济的发展势必有力地推动包括会奖旅游在内若干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增长。根据励展的调查,目前中国会奖活动的需求发展强劲,一方面世界500强企业在华需求发展势头强劲,另一方面随着中国本土企业的迅速增长,中国社团会议市场也将迎来快速的发展。中国会奖市场正呈现出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等发展特点。在出境会奖旅游活动市场方面,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中国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出境旅游市场。根据国家旅游局提供的资料,2011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702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2%,这一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中国的入境旅游的增长。而且中国出境游客的消费能力十分突出,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人均旅游消费都居于首位。
据美国商务部旅游观光办公室发布的数据,中国游客赴美旅游人数在过去10年中增长337%,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中国游客2011年在美人均消费达5229美元,在国际游客中名列第一。在欧洲和日本等地区的很多调查都显示,中国游客在境外的人均消费能力尤其是购物消费特别高。不少中国游客开始追求深度的体验和奢华的享受。据中国广播网报道,迪拜的七星酒店—帆船酒店,中国游客在国际金融危机后占据了酒店住客的60%。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喜欢参加境外MICE活动,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国知名企业、社团选择出境MICE活动。
第三,强有力的政府支持。正如前面所说的,中国的政府是会奖旅游产业发展强有力的推动者。当前,会奖旅游得到政府重视的程度在不断提高。会议产业对于城市发展的价值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发展会奖旅游业将会被更多城市列入其重要议事日程当中。许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相关的财政扶持和鼓励政策。今后,对重要会奖励项目进行扶持的情况将会越来越普遍。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政府在为产业提供服务方面也逐渐变得更加的专业,所涉及的内容越来越全面,既包括资金的直接支持,更涵盖了营销推广、资源整合、政府事务协调、安全保障、运输保障等方方面面。
第四,日益优化的发展环境。未来,中国的会奖旅游业还将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在设施方面,买家将得到越来越多的选择机会。专业的会议场所、星级酒店、度假村的数量还将有一个大的增长。根据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从2009年到2012年的三年里,中国的五星级酒店数量年增长率保持在15%以上,已经达到了650多家。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景观环境资源将为会奖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广阔的机会。在交通方面,中国主要城市的国际交通条件已经有很大的提升,未来仍有大规模的航空、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建设规划。在服务方面,经过奥运会、世博会和其他大型活动的洗礼后,中国会奖旅游服务的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创意水平和国际化意识都有了显著的提升,初步树立了中国作为全球重要会奖旅游目的地的地位。在产业链的打造方面,包括策划、公关、运营、接待、搭建、财务服务等相关企业正在快速成长,并且期待着与全世界合作伙伴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的来说,正如多项调查所显示的,中国是国际会奖旅游市场中发展前景最被看好,发展机遇最多的地方。
五、中国会奖旅游业的问题与挑战
但是,我们也看到,中国的会奖旅游在发展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的挑战,其中最为关键问题一是硬件设施不足,二是服务水平较低,三是境外经营的力量不够。
首先,在硬件方面。我们的设施跟世界一流的会奖旅游目的地相比仍有差距。酒店的数量、规模和层次还不够,国际航空交通仍然不够便利,活动场地方面也常常捉襟见肘。
其次,在服务方面。我们的差距可能更大。会奖领域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缺乏足够的创意、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对国际惯例和国际游客的需求了解不够。这都需要我们在人力资源建设上做长期的努力。
另外,我们的企业在走出时,对境外的市场环境还很陌生。企业普遍对境外会奖市场认知不足,包括境外的场所、合作机构、文化特点等。同时缺乏在境外举办活动的经验,缺少国际市场运作的人才。加上法律和习俗的因素,使得我们的企业在走出去时往往遇到极大的障碍。
上述中国市场和企业的问题和弱点,恰恰是我们开展国际合作的机遇!欢迎大家以独资、合资、合作经营以及项目合作等方式到中国来开展业务,分享中国会奖旅游发展的机遇。我们将为大家在华开展业务提供平等和高效的服务。当然在中国开展业务也需要尊重中国的法律和习俗。例如所有境外机构在中国举办会议都需要明确以下一些事项:香港、澳门已成功回归中国,是中国行政区划的有机组成部分;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我相信大家在中国开展的业务合作将是一次双赢的选择。
让我们共享中国机遇,共创事业辉煌!